让至德大旗高高飘扬
吴卫祖
当今盛世,我吴氏宗亲研究吴文化,弘扬始祖泰伯、仲雍公暨十九世祖季札公和列祖列宗建树的至德精神和吴氏优良家风,宗亲联谊及各项有益于宗亲和社会发展的活动如火如荼,蓬勃发展。可以这样说,当代吴氏宗亲活动已成为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历史长河中,是空前的。
正能量、高层次、大联合、三结合四大趋势是当前吴氏宗亲组织及其工作的主流趋势,也正在逐步成为其必然走向。
我们尊祖敬宗,每年对泰伯、仲雍、季札三圣祖和众多的各迁始祖和吴氏先贤名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让大家缅怀和感受到祖宗的伟大和恩泽,形成孝敬之风,以至积小孝为大孝,大孝而至孝,从而弘扬和激发宗亲对民族和国家的热爱和忠诚情怀,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家族优良家风和传统,以为人、立业和处事。
我们敦亲睦族,联谊互动,每年给老人发放慰问金、表彰******、帮贫扶困、奖学助学,……倡导宗亲友悌慈爱,彰贤扬善,让大家感受到血浓于水和大爱无痕的亲情。所有这些,有力体现了吴氏家族文化现象的正能量。
我们研究传统文化,弘扬吴氏文化、吴文化,高举至德诚信大旗,组织各种当地的、跨区域的乃至辐射全世界的联谊活动,开展各种研讨会、论证会和论坛。利用网络和刊物,特别是各会会刊、特刊和专刊与论文集等,重视传统文化的研究,特别是对吴文化和至德精神的研究,加强对宗亲组织、宗亲活动及其组织建设、顶层设计与宗亲社团管理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探讨,并且把提升宗族文化现象与民族、国家的利益与发展有机联系起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提升宗亲一切工作和活动的档次、质量和水平。如此等等,不可胜数。
所有这些,充分彰显了当代我吴氏家族文化现象的高层次。
我们宗亲联谊诸活动与传统文化的广泛深入的研究工作,彰显了吴氏家族文化现象的正能量和高层次。而其可靠保障不但体现在各宗亲组织强本固体,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了品位和质量,而且在各项活动和工作中逐步变单独活动为多边的互动和联动。
全国及海外吴氏宗亲组织的互动和联动趋势越来越明显,在同一区域或不同区域大联合的走向日益彰显,大家互动联动,甚至一体而动,更让宗亲们看到了团结的力量。宗亲组织的合并,更加体现了吴氏大家族的至德精神。整合资源,厚积薄发,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做大块文章。这种主流趋势,我们必须加以肯定和进一步发扬。所有这些充分反映出我吴氏家族文化现象中组织机构的大联合趋势。
特别可贵的是,我吴氏宗亲组织与文化研究组织,在争取政府领导和支持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与社会专业传统文化研究机构,特别是吴文化研究社会团体的合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许多实践证明:我宗亲组织和文化研究团体,只有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与传统文化研究专业社会团体紧密合作,工作才能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所有这些充分呈现出我吴氏家族文化现象中与政府和专业社会团体的结合,路子走得越来越宽,收到的效果越来越好。
事实雄辩地证明:高举至德大旗,我们的工作无往而不胜。在此我们希望全体吴氏宗亲,要珍惜当今宗亲活动和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励精图治,把我们的工作推向新的高度,取得新的业绩。
走什么路,举什么旗,我们必须立场坚定不移,态度鲜明不昧,工作求真务实。
泰伯、仲雍、季札三公,为我吴氏三圣祖。他们在吴氏历史发展长河中的神圣地位和巨大作用,不容否定和非议。
泰伯奔吴,建勾吴国,都于梅里。历史记载凿凿,可偏有人缺乏历史常识却好事,提出种种质疑,更有甚者,妄以一鳞半爪的考古发现提出泰伯奔吴只到某某地方,也有人提出吴国都城有某某某某等四处。我们以为,外人道不足以在意,可吴家人热衷于此,就可谓不孝至致了。
就此,我们郑重声明:吴国的都城只有无锡梅里和苏州。而梅里作为勾吴国的开创地和泰伯生活理政之地,是我吴氏无可争议的产生地和发祥地、泰伯吴氏的祖地。梅里古都,是集祖庙、祖坟、祖地于一身的吴家精神圣地。这圣地尤今国之北京,基督教之耶路撒冷,伊斯兰教之麦加,印度教之恒河,藏传佛教之拉萨布达拉宫等等。理应受到我泰伯吴氏的爱护和敬仰!
泰伯吴氏祖地,狭义讲就是无锡梅里。苏、锡、常在吴国历史、吴文化发展史和吴氏繁衍史上各个阶段中都有重大和特定的作用和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广义上,苏锡常为泰伯吴氏祖地。祖地的宗亲,应当做好全天下吴氏联谊活动与文化研究的桥梁和纽带,应当为全体吴氏作好表率。
至德精神是由泰伯和仲雍二公承继了先祖,特别是古公父的言传身教和耳提面命创立的一种精神,又经列祖列宗的继承和发扬,由十九世祖季札公身体力行,完善并推到******。这是咱老吴家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吴氏文化和吴文化赖以发展的精髓。对于吴氏而言,这一宝贵精神财富,让我们历灭国之灾而浴火再起,由贵族之巅跌落为寻常百姓而自强不息,人才辈出,建树甚丰,丁业兴旺。而对于相关姓氏及整个中华民族发展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同样是惊人与瞩目的。
至德精神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其主要内容为:礼让、诚信、谦和、忠孝、悌爱、进取。我们应当不断地对之加以******完整的解读和研究,以指导我们当今的工作,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强盛作出我吴氏应有的贡献。
十九世祖季札公,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和音乐评论家,是至德精神的传承和发展的里程碑式的圣贤和伟人,也是我吴氏传世的最为主要的继世祖。
他三让王位,躬耕于延陵舜山下吴下里(位于今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逝后葬于札溪畔(位于今江阴市申港街道申浦河西)
他的让德和诚信彪炳千秋。他的诚信、勤耕、博学、睿智、亲和、爱民等言行为世代之楷。可我们不得不在此对于一些不恭宗人的诽谤、非议行为提出批评。有人从古代先人中早已被唾弃的非议沉渣中捞起一些陈词滥调,对先圣可以说是诽谤。他们说季子的子孙不姓吴,姓季(当然季札后裔中有姓季、延、延陵等的);季子的三让,失掉了吴国;更有甚者,说“后三让”是”东施效颦”。
欲灭其国,必先去其史;欲灭其族,必先非其祖。E内不理,无以整外。其他人做这种事尚且居心不良,吴家人做这种事,就更是令亲者痛的愚蠢之举了。
我们必须严正指出:一、季子的子孙当然有不姓吴的,但我们姓吴的大多是季札后裔。而有的自称非季札后裔的正是季札后裔。亲戚可乱攀,祖宗不可乱认!我们劝这些人好好去学些历史知识和谱牒常识再慎重发言,切不可姑妄言之。二、吴国之失,因素众多,责任主要在夫差。用个不确切的比喻,当今的贪腐现象难不成要建国领袖们来担这个责?说其“东施效颦”,更是以小人心度君子腹的一派胡言!三、我们可以有学术讨论,甚至争得面红耳赤。但别出心裁,哗众取宠,以某些不是排它性的证据,对祖宗、特别是三圣祖非议诽谤,是我们不能容忍的。这样的行为也只能显露出他们自身的无知与心地的丑陋,任其发展,必成乱局。而这些人到头来也只能是自取其辱。四、我们应当把精力放在弘扬祖德,为宗亲多做有益的工作上来才是。
古人云,君子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的宗亲工作同样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们必须牢记我们的宗旨和使命。我们必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我们把宗亲组织起来,是为了高举至德大旗,敬祖尚德,睦族敦亲,光前、泽今、裕后。我们每个吴氏宗亲组织应当严格恪守三大原则:
一、积极向上的奉献原则。不求名利,只讲奉献,不图索取,不求回报。二、立足全局的办事原则。胸有大局和全局,大力提倡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吴氏宗亲的团结;有利于至德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有利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三、宽容尊重的联谊联络原则。宗亲组织之间相互宽容,尊重,相互学习交流,相互支持帮助,发扬至德精神,谦让、礼让、求同存异。
我们再次强调:我们希望也确实需要有一个能统筹兼顾的总领全局的领头羊。
但是,现实与现状告诉我们至少是目前条件尚未成熟。我们衷心希望一切吴氏宗亲组织(包括海外的),要顾全大局,不称王,不称霸。组织无论大小,都是兄弟关系,需要更多相互尊重与理解和包容。要珍惜今天的大好形势,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以诚待人,以信服人,以贡献和工作服人。
天下吴氏一家亲。如果互相攻讦,甚至反目为仇,兄弟阋于墙,那么,大好局面必然被毁,必将天下大乱。我们要坚定维护和谐关系和团结局面。
我们相互间必须在上述三大原则框架下,比干劲、比精神、比创新、比贡献,在相互联络交往中“公平、公正、公开”,积极做好各项工作。
我们讲求同存异,“求同”就是要划定******公约数,把“同”逐步扩大而不是缩小。“存异”就是要搁置争议。许多争议争一万年没有结果。如谱牒世系之争,支系所属之争,我们必须尊重历史和谱牒记载有缺失之漏和失实之虞这些事实,互相尊重,搁置争议,诸说并存。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做了前所未有的许多工作,我们要认真加以研究总结,升华成宗亲组织工作的理论,更好地引领实践活动,为实践服务。我们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应当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反思、总结以为后戒。如果你不说,他不提,无有阻止和引领,会让非主流因素积小而大,影响我吴氏宗亲活动和家族文化现象的健康发展。我们应当在团结与睦族的前提下,友好地提出“批”与“评”,我们的工作才会越做越好。正基于此,作此文,如有言辞犀利和不当,请各谅解并指正。
至德无名。无名者,不求名也。我们应当弘扬至德精神,在追求和一切工作中求实,不慕名,更不去追求名利,甘为吴家公仆,默默作奉献,切实作贡献。
让我们高举至德大旗,努力奋进,共同把吴氏宗亲组织建设、联谊活动和传统文化研究,特别是吴文化研究等诸方面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好上加好。
让至德大旗高高飘扬!